面對衝突,縱容式父母選擇放棄自己.順從兒女的要求或願望
最後,這些順從的父母總覺得被兒女利用而不高興
而罔顧他人權利的孩子最後變成了暴君

孩子的敏感度和學習速度是很驚人的
他們自然會找到一種最穩當的方法去利用父母的恐懼和罪惡感

由於很多父母都害怕做錯事
孩子常常藉此得以控制父母的罪惡感
使父母覺得自已成了兒女的奴隸
兒女既然不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該負的責任
那些責任乃成為父母的責任
然而接受了這些『額外』責任的父母卻又不免覺得負擔過於沈重

兒女如果以自我為中心
往往令父母覺得兒女不愛他們
因為兒女根本不管父母的需要
他們為什麼不管?
因為這些孩子沒有學到如何愛人
因為他們沒有學到如何平衡個人需求和他人的希望和需求

假如父母的順從還伴隨(常常如此)一個潛藏目標
那麼這種順從就成了巧妙操縱

比如有個十二歲孩子到媽媽床前(周末早晨稍微睡個懶覺)大喊:
『媽,起床,我肚子餓了!』
做媽媽的雖然還想多睡一會兒
可是卻順從地起床了
那麼她是希望(儘管常是不自覺的)『我如此順從了你的願望,所以我期望你能因此感謝我.愛我,日常生活中也能順從我的願望』假如這個期望落空(落空乃是常事,因為任何形式的操縱常只會遭到抗拒),這個媽媽便感到兒女背判她。兒女愈來愈不受控制的話,順從式(或稱縱容式)父母的焦慮就會愈來愈深。他們對所面臨的情況感到無能為力,在這個關卡上,這種父母最常往兩個方面轉變:變成權威或者變成漠然

變成漠然的父母只顧麻木自己
以免去感覺深層的恐懼和悲傷
不去感覺的負面影響是:生活變成公式化.沒有意義.無聊.沒有愛。行屍走肉過一生──割除所失的同時,也使所得滅至最低。像這種情形是,只要沒有大問題出現,你就以為生活是在你的控制當中。

如果所幸沒有遭遇什麼大災難
漠然的人最後將籍籍無名.悄無聲息走向墳墓
生命只是和他們擦身而過罷了
但是事實上,很少人能這麼輕鬆地(如果這樣算是輕鬆的話)逃避過去
由於我們每個人大抵都只能控制自己的行為
也不能控制生命,因此,如果一直保持漠然
差不多可以肯定多少都會碰到些災難

漠然的父母常會意外地發現一些事實:兒女因吸毒被捕.離家出走.在學校功課不及格或不想和父母有任何關係。

等這些漠然的人覺醒時
一輩子排斥和置身事外所造成的傷害常已來不及補救

各種自我保護的行為
它們的結果和影響都非常可悲
但是,有所行動的自我保護者要面對其行為產生的負面影響
比漠然的.不覺察的.自怨自艾的人要面對其行為產生的負面影響,倒是容易些

摘錄自"愛孩子,愛自己"一書
作者Drs.Jordan & Margaret Paul─遠流出版

 

小草強推"愛孩子,愛自己"一書~讚讚讚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草(一元石頭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