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們讓南妮再嘗試一次與泰勒對話:

南妮(柔和地):泰勒,我愛你,但是我不喜歡你穿的破舊牛仔褲
泰勒:但是我喜歡這種牛仔褲
南妮:你為什麼喜歡?(她的意向是想了解,而不是要兒子照她的意思做)
泰勒:這種牛仔褲穿起來很舒服
南妮:但我擔心人家看你這樣穿,會以為你是嬉皮或流浪漢什麼的
泰勒:是嗎?我不在乎別人怎麼想,反正我的朋友不會那樣想
南妮:但我的朋友會那樣想呢
泰勒:我不認為妳該為這一點那麼擔心
南妮:你說的可能沒錯,我猜這是我自己要解決的問題,不是嗎?(這時,可能是南妮自己領悟出來的,也可能是經由兒子或者別人的啟發,南妮發現,她擔心的其實是別人的評斷)唔,我猜我是可以忍受破舊牛仔褲的
泰勒:媽,這才是現代人的精神
南妮:泰勒,我愛你
泰勒:媽,我知道,我也愛你

假如南妮決心藉著與泰勒談話
去檢視自己的信念和恐懼
母子的對話還可以繼續下去
不過,僅是這些,重點己夠清楚了

這一次,南妮始終保持開放和有愛的態度
她把自己的看法和擔憂坦誠地表達出來
同時,試著去了解兒子的想法
沒有強迫.指責或不承擔自己的感覺
如此導致的結果,和前一個對話的結果相比
可以說有著戲劇性的不同

在後面這個對話中
泰勒也保持開放
他堅守立場,但沒有反抗.判逆或生氣

前後兩個互動都有條舊牛仔褲為核心
在南妮關閉自我.未能表達愛時
泰勒對母親的行為予以反擊
並且感到不為母親所愛

在南妮開放自我.而且有愛時
泰勒感受到母親的愛,因而也回報以愛
透過這種學習和了解所產生的通路是開放的
可以讓泰勒改變心意,或讓南妮改變信念
最後,即便造成這個衝突的情況未能改變
母子仍可以在看法不盡相同的狀態下和平相處



假如你的行為帶著憤怒,別人回報你的
非常可能也是帶著憤怒的行為
這個道理大抵人人皆知,不算新鮮

在家裡,如果你對某個家人說:
『笨蛋!你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?』
別妄想對方會親愛地回答:
『真抱歉,親愛的,我實在太笨了』


............摘錄自"愛孩子,愛自己"一書(遠流出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草(一元石頭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